•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 首页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动物管理
    • 政策法规
    • 质量标准
    • 许可证查询
    • 质量合格证
    •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 资料下载
  • 实验动物产业
    • 产品供应与技术服务
    • 产品与服务需求
    • 机构与企业
  • 实验动物专家
    • 国家专家
    • 省外专家
    • 省内专家
  • 平台共建单位
有效许可证
机构与企业
产品供应与服务信息
专家人数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技术
    • 饲养技术
    • 书籍推荐
行业新闻
  1. 首页
  2. 实验动物资讯
  3. 行业新闻
牧医所小型猪近交系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新时间:2013-12-26, 来源:-811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冯书堂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小型猪近交系研究与鉴定”科技成果得到鉴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该研究历时25年,育成的小型猪近交系,实现了猪种质资源创新,丰富了大型哺乳动物近交系理论与实践,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将有望在未来人类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近交系能迅速提供灵敏、准确的科学数据,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目前国际上将近交系小鼠等做为模式动物。但猪较鼠类更近似人类,因此,培育器官大小与人类近似的小型猪近交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据该成果研究第一完成人冯书堂研究员介绍,该项研究以一公一母两头海南五指山猪为系祖,采用“仔配母”、“全同胞”交配、笼架饲养技术等综合措施,逐步克服、跨越了后代畸形率高、弱仔率高、仔猪成活率不足20%和成活率恢复“三个阶段”,成功组建了F20-F23代近交系群体,并具有完善系谱。目前,F23的近交系数已达0.993。
    为了验证该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大量分子遗传和皮肤移植等技术手段,利用猪全基因组高密度SNP(6万多个)芯片技术与海南五指山猪进行比对,进一步证实该近交系猪的遗传均质性高,与现有海南五指山猪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证明是一种新的遗传种质资源;利用分子遗传手段监测了该近交系猪各个世代,发现该近交系特有的分子遗传规律;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近交系遗传基因高度纯合;通过皮肤移植试验,发现该近交系猪的异体皮肤移植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证明其免疫抗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还进一步建立了该创新种质资源近交系猪的鉴定方法等,为其今后大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据悉,目前该近交系猪已出售3000多头,成功应用于人类疾病模型、新药鉴定、转基因食品安全、异种器官移植等。

上一条:BMC Biol:揭示盲裸鼠抗癌的分子机制或为开发抑癌疗法提供思路
下一条:第十三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胜利召开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政务服务网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实验动物协会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