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 首页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动物管理
    • 政策法规
    • 质量标准
    • 许可证查询
    • 质量合格证
    •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 资料下载
  • 实验动物产业
    • 产品供应与技术服务
    • 产品与服务需求
    • 机构与企业
  • 实验动物专家
    • 国家专家
    • 省外专家
    • 省内专家
  • 平台共建单位
有效许可证
机构与企业
产品供应与服务信息
专家人数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技术
    • 饲养技术
    • 书籍推荐
行业新闻
  1. 首页
  2. 实验动物资讯
  3. 行业新闻
我国医学专家发现造血干细胞发育新位点
更新时间:2012-11-13, 来源:-876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网讯 解放军307医院肿瘤学研究室主任刘兵课题组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课题组紧密合作,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的起源研究中,发现小鼠胚胎头部是造血干细胞发育的新位点。这一研究成果于11月2日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该杂志为《细胞》子刊,2011年影响因子25.4。这是军队科研人员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造血干细胞的胚胎起源是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一直存在争议。近20年来,主流学术观点认为:胚胎尾侧的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区)是小鼠胚内唯一产生造血干细胞的区域。尽管有证据提示头侧造血活性的存在,却一直缺乏系统性研究。

    为深入分析胚胎头部的造血活动,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统的体内和体外造血活性的检测。令人惊喜的是,通过长达一年的移植实验,研究显示小鼠胚胎10.5—11.5天的头部细胞与AGM区细胞相似,能长期、高效重建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整个造血系统,表明其具有标准的造血干细胞潜能,早于其在胚胎循环血中的出现。进一步的形态学分析表明,胚胎脑部的血管腔中存在“出芽”的血细胞簇,提示脑血管内皮细胞有生血的活动。继而,通过纯化的内皮细胞功能分析以及可诱导的内皮细胞命运示踪等手段,确认脑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产生造血细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利用一种独特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发现脑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可以原位产生造血细胞,并且贡献了成体的造血干细胞及各类成熟造血细胞。其造血干细胞命运的证实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生理证据。评审专家认为:该研究阐明了一个之前遗漏的非常重要的造血干细胞发生位点。

 

上一条:科学家研发转基因番茄能够减少心脏病
下一条:中科院Nature子刊iPS细胞理想来源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政务服务网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实验动物协会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