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 首页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动物管理
    • 政策法规
    • 质量标准
    • 许可证查询
    • 质量合格证
    •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 资料下载
  • 实验动物产业
    • 产品供应与技术服务
    • 产品与服务需求
    • 机构与企业
  • 实验动物专家
    • 国家专家
    • 省外专家
    • 省内专家
  • 平台共建单位
有效许可证
机构与企业
产品供应与服务信息
专家人数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技术
    • 饲养技术
    • 书籍推荐
行业新闻
  1. 首页
  2. 实验动物资讯
  3. 行业新闻
树鼩为啥可以做实验动物(图)
更新时间:2013-02-25, 来源:-829

来源:云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熊燕) 树鼩为什么可以和灵长类动物一样,作为实验动物,为新药研发做贡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通过成功破译树鼩基因组,阐明了树鼩系统分类地位和相关生物学特征的遗传基础,尤其是树鼩用于若干重要疾病如HBV、HCV感染以及抑郁症模型创建的遗传学基础,由此完美解答了人们的疑问。

  树鼩是一种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小型哺乳类动物。由于其个体较小,繁殖周期较短,养殖成本低以及与灵长类动物近的亲缘关系,一直被提议作为新型实验动物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然而,关于树鼩的分类地位尚存争议。大部分基于核DNA序列的研究支持树鼩是灵长动物的近缘旁系群,而绝大部分基于线粒体DNA序列的研究却显示树鼩与兔形目动物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那它究竟与哪类动物更为亲密呢?为破解这个疑问,在中科院、科技部和云南省的支持下,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始了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完成一只来自云南的树鼩的全基因组测序,最终证实了树鼩与灵长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这一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上解决了树鼩分类学方面的争论,为其在很多方面代替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树鼩具有很高的脑体质量比,并且其脑部结构发育和灵长类十分相似,常被用于抑郁症的研究。研究人员在树鼩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3个已知的神经递质转运蛋白。树鼩基因组中发现的这种完整而保守的神经递质转运蛋白为树鼩作为社会竞争失败导致的抑郁症模型研究以及抗抑郁药物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研究组还分别就树鼩作为近视模型、HBV和HCV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及对树鼩基因组中的药物作用靶点基因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结果证明树鼩拥有与人类非常接近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的组成结构和基因一致性。研究人员对人类和树鼩的肝炎药物靶点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二者同源度很高。这种药物靶点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保守性,使得树鼩能更好的用于药物分布、药物靶点、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副作用方面的研究。

  日前,项目成果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

  作者:熊燕

 

上一条:小鼠读脑仪在美研制成功 尚不可应用于人类
下一条:Cell子刊:关键代谢酶插手先天免疫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政务服务网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实验动物协会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