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简报
2014年9月22日,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淑勤研究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动物专委会主任李凯彬和秘书常藕琴一行3人到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文昌鱼发育遗传与比较基因组实验室访问调研。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王义权教授课题组于2006年首次突破文昌鱼无法在人工条件下繁育的技术障碍,获得全人工繁殖文昌鱼F2代。后又在文昌鱼养殖技术完善、实验室内全年不间断产卵调控、精(卵)子收集与保藏技术、雌核发育和全同胞家系建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开始了了文昌鱼作为海水实验动物的应用研究。
目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已拥有独立文昌鱼养殖鱼房300M2,自行研制了文昌鱼实验室养殖所需的玻璃砂等设施和海水养殖循环系统。养殖的3种文昌鱼(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日本文昌鱼B. japonicum 和佛罗里达文昌鱼B. floridae)是在全人工条件下繁殖5代以上的人工繁殖种群,每一种文昌鱼保有量1万尾以上,其中白氏文昌鱼约2万尾。目前,实验室全年365天可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获取实验用活胚胎,进行发育生物学相关科学实验研究,如转基因、基因组编辑、基因功能和胚胎发育实验 注射技术、基因敲除、外源基因导入及外源基因的体内表达等发育生物学应用技术,较成熟应用于本室的文昌鱼发育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目前基本上达到可以与很多实验室中斑马鱼应用相媲美的程度。
该院目前已与国内十几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立文昌鱼养殖基地和实验室。已与深圳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初步建立了水面面积1000M2左右的工厂化文昌鱼养殖池,现已繁育白氏文昌鱼500万尾左右。目前该院正在扩大和推广这一新型模式动物应用于更多学科领域,吸引更多实验室应用这一新型实验动物。
吴淑勤委员一行与王义权教授课题组深入探讨了水生模式动物文昌鱼实验动物化的行业现状和应用前景。现阶段文昌鱼作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于发育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从中长期发展看,文昌鱼可用于建立大规模药物筛选平台,应用于新药研发,也可建立突变体库,应用于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治研究。文昌鱼因其独特的进化地位优势,成为新型构建多种疾病的简化模型, 水水生实验动物品系前景十分广阔,对丰富我国水生实验动物资源库,推动水生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