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 首页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动物管理
    • 政策法规
    • 质量标准
    • 许可证查询
    • 质量合格证
    •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 资料下载
  • 实验动物产业
    • 产品供应与技术服务
    • 产品与服务需求
    • 机构与企业
  • 实验动物专家
    • 国家专家
    • 省外专家
    • 省内专家
  • 平台共建单位
有效许可证
机构与企业
产品供应与服务信息
专家人数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技术
    • 饲养技术
    • 书籍推荐
行业新闻
  1. 首页
  2. 实验动物资讯
  3. 行业新闻
我国制出杜氏肌萎缩症猕猴模型
更新时间:2015-05-07, 来源:-784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获悉,一项关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疾病研究成果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这项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通过联合研究取得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灵长类疾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应用最新的基因打靶技术和改进实验方法,建立了杜氏肌萎缩症疾病猕猴模型,共获得11只携带有杜氏基因突变的新生猴。通过对猴子这种灵长类动物疾病机理的研究,所得成果可有效用于新疫苗、新药和新诊断试剂的开发,对于加快人类医学前进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是在灵长类疾病模型建立技术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继通过基因打靶技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成功实现特定基因的靶向修饰后,该项研究首次证明基因打靶技术可功能性地敲除猴基因,进而模拟病人病理变化。对于杜氏肌萎缩症疾病来说,这将为今后进一步揭示其病理变化以及进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模型。而且,该项研究在模型建立的数量和稳定性上也取得了明显提升。 杜氏肌萎缩症疾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为症状最严重的肌肉萎缩症,是由杜氏基因突变缺陷导致肌肉细胞不能正常产生一种被称为杜氏的蛋白质引起的。患者一般在5岁以前发病,发病概率为三十万分之一。该病随年龄增长会出现持续加重的肌萎缩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对于此种病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一条:我省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量居西部第一
下一条:亚太唯一突变小鼠胚胎干细胞库落户苏大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政务服务网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实验动物协会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