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 首页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动物管理
    • 政策法规
    • 质量标准
    • 许可证查询
    • 质量合格证
    •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 资料下载
  • 实验动物产业
    • 产品供应与技术服务
    • 产品与服务需求
    • 机构与企业
  • 实验动物专家
    • 国家专家
    • 省外专家
    • 省内专家
  • 平台共建单位
有效许可证
机构与企业
产品供应与服务信息
专家人数
  • 实验动物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新闻
  • 行业知识
    • 实验技术
    • 饲养技术
    • 书籍推荐
行业新闻
  1. 首页
  2. 实验动物资讯
  3. 行业新闻
实验动物学在科研临床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培训班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16-07-14, 来源:-1150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和北京市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共同主办,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ACD)公司和北京尔瑞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实验动物学在科研临床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培训班暨“新一代单细胞水平原位定量杂交技术及应用培训班”于2016年7月9日至10日在生物物理所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讲授了该项技术在肿瘤、干细胞、非编码RNA、病毒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有来自国内各高等科研院所、高校、医院和高新企事业单位共150多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老师和同学参加,并提供了专项技术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由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工作委员会主任田勇研究员主持,与会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根平研究员、北京市实验动物行业协会理事长赵德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生物技术处赵心刚博士。全体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中科院动物所高飞研究员、昆明动物研究所吕龙宝研究员、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吴宝金研究员和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吴德国高级工程师都受邀出席了开幕式。田勇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及专业技术培训在实验动物平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李根平主任为本次培训致辞并强调了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对北京市实验动物工作的重要意义;赵德明教授讲授了基于动物实验平台对于未来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希望能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习研究、经验交流和答疑解惑等方式,开展新知识、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活动,进一步更新研究人员基础知识、提高基因检测及应用转化能力。

此次培训报告涵盖了从传统原位杂交的发展到新一代单细胞水平RNA原位定量可视化技术的出现的发展介绍、原位杂交技术、多色化学及荧光原位定量杂交技术原理、图像采集、数据分析等专题技术讲解。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蔡车国博士介绍了在其对小鼠乳腺发育的研究中,使用该项技术,精准定位了Wnt4以及Ropo1在乳腺基底细胞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帮助判断Wnt4信号分子以及Ropo1对乳腺干细胞维持调控的作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宋宁博士通过历史回溯的方式讲解了传统原位杂交技术到新一代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历程,以RNA原位杂交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为主线,集中列举了RNA原位杂交的建立,发展历史,并结合自己科研亲身经历,阐述了新一代原位杂交技术在非编码RNA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的郝俊峰博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病理学技术平台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图为并茂地讲解了实验室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出了RNA原位杂交技术、多色荧光标记技术及其定量分析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的支撑作用和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中的重要地位。来自会议赞助方的焦磊博士详细讲解了多标记荧光染色、光谱成像和数据化图像分析三个关键技术环节和定量病理学分析技术新方案;李杨博士讲解了RNAscope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在肿瘤及免疫治疗、神经生物学、感染与免疫性疾病、非编码RNA等最新研究领域的应用;李唐平博士详细讲解了RNA原位杂交实验操作技术以及各步骤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等,使大家对这一新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7月9日会后和10日全天进行了现场专项技术操作培训,共有47人参加了实验操作并领取结业证书。学员纷纷表示RNA原位杂交这项新技术对实验动物病理的科研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将会带来更多的应用。由于实验室容量有限,诸多未能参加实验操作培训的学员提出希望能开展第二期培训。

 

培训班现场讨论也是热烈非凡,每位学员都积极的参与交流,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与会学员一致认为,新一代细胞病理水平原位定量杂交技术的到来,使得单细胞原位检测和可视化RNA成为现实,科研工作者不需要再仅仅依靠提取液态检测RNA的方法,大大推进了RNA作为评估、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生物指标的研究进展。培训班在学员收获结业证书的喜悦中成功落下帷幕,这一新技术的培训班将为实验动物病理学的科研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条: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
下一条:程树军:替代方法与动物伦理福利及其应用趋势
友情链接

科技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政务服务网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

中国实验动物协会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 邮编610041